首頁

全文檢索

SEARCH

健康從口開始的無管人生「花蓮縣咀嚼吞嚥障礙專業長照照護人才培訓」

新聞連結:https://www.ksnews.com.tw/w2024091112/

記者李柏霖/報導

花蓮縣衛生局在慈濟大學舉辦「113年度花蓮縣咀嚼吞嚥障礙專業長照照護人才培訓」,家庭醫師、護理師及個管師共計一百三十餘人參與(見圖;花蓮縣衛生局提供),提供個案吞嚥困難(EAT-10)檢測、直接吞嚥(喝水)測驗、口腔衛生健康評估(OHAT)、口腔吞嚥肌力訓練等,強化跨專業領域互助合作,發揮各自專業優勢,提供更完善的照護品質與支持,讓長者都能擁有良好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,長者常見有吞嚥時疼痛、吞嚥後喉嚨仍有異物感、吞嚥時想咳嗽、嗆咳,甚至食物從鼻孔、嘴巴流出來,吃飯時間大幅拉長、或口腔留有食物、腐肉惡臭,都是吞嚥障礙症狀。咀嚼和吞嚥困難很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,衍生醫療費用,社會及醫療護理照護人力成本極大。

如果能提前發現咀嚼吞嚥困難時,整合跨單位專業細心照護長者,就能省下大量的社會及醫療成本。因此,如何評估出長者在咀嚼吞嚥上的困難,並轉介給專業醫療團隊接受治療,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也是本次長照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進行全員教育訓練的目的。

本次「113年度花蓮縣咀嚼吞嚥障礙專業長照照護人才培訓」,特別邀請花蓮慈濟醫院咀嚼吞嚥健康中心吞嚥科主任葉映廷醫師、咀嚼科主任葉梓賢醫師、復健部語言治療師陳佳惠語言治療師,分別講授指導吞嚥障礙、口腔衛生、吞嚥篩檢之評估與照護衛教等課題。

葉映廷醫師說明,吃不好、吞不好的問題,會導致吸入性肺炎、營養不良、體重下降、脫水、肌少症等問題,顯見醫護人員在前端的篩檢早期發現問題及轉介就醫治療的重要性。對於已失能或留置鼻胃管的長者回到居家照顧時,家庭醫師定期評估咀嚼吞嚥能力,長照專業的居家服務,給予照護衛教及吞嚥肌力訓練的指導,以達長者復能的目的。

葉梓賢醫師教導口腔健康評估,依嘴唇、舌頭、牙齦、唾液、自然牙、假牙、口腔清潔度、牙齒疼痛評估口腔健康狀態,透過實地演練以提升評估的一致性與準確度。另陳佳惠語言治療師介紹對應吞嚥困難原因之吞嚥訓練運動,包含唇、舌、下頷、頰等及唾液腺按摩,針對不同吞嚥困難原因去調整食物質地技巧和進食衛教。

回首頁 申請長期
照護服務
長照特約單位 公開派案 長照巴士預約